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PATH

身體國的語言

已更新:2021年7月25日

文\ 夏瑪



Image by Esi Grünhagen from Pixabay

接觸娜娃妮塔(Navanita)體現移動的工作已有許多年,但每一次參與都像是一種持續的憶起與溫柔的提醒,讓我不斷練習待在當下,透過移動,碰觸與找到定向,來理解身體想要傳達給我的話語。有些人誤以為參加過娜娃妮塔的課程就算是「完成」了這項工作,但其實剛好相反,團體課程是為我們做整裝待發的準備,團體結束才是道途的開始。


與身體型的人相比,我這類心智型的人要來理解與述說體現的工作,並不是容易的事,至多只能用理智的語言做出類比與描述。對我來說,要理解身體就好像是學習另一國的語文,比方說俄語,我們不會在上了四天的俄語密集班之後說我已經學會俄語了,我們是在那之後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練習的。身體國的語言亦是如此,只不過它是既容易卻也不太容易,容易的部份是指我們其實早已學會這套語言,只不過需要讓自己重新憶起;不容易的部份是我們線性邏輯的頭腦對此一無所知,毫無頭緒。


那為什麼要花費心力這麼做呢?在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場域下,人類發達的前額葉可能會想問這樣的問題:「這麼做對我有什麼好處?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第二外國語的!」


但是,身體其實不是外國,它的話語反而是清淨母語,大腦前額葉所學來的語文反倒像是第二外國語。我們活在身體的國度,每個人體內都有不同的先天風景與後天的建設,而如果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缺乏瞭解,一旦這個國度出現任何異狀,就只能依賴醫院、透過藥廠,讓別人用第二外國語來偵測你的私密國度。在醫生、藥商跟你都不懂得身體語言的情況下,有時候跟它或許溝通順利,有時候或許誤解重重,而你是最終承擔風險的主人,所以要看你是否願意去認識自己的國度,承擔起維護國安的責任。


我起先是不願意的。記得還沒接觸身心靈的領域之前,某次偶然聽到一位知名的導師說著觀察念頭,身心覺知之類的內容。我清楚記得當時腦袋第一個反應是:「為什麼要這麼麻煩?」那時的我無意識地住在心智的層次,對於其他的層面,比方說情緒或感覺渾然不知。一直到生命的際遇推著我改變,我開始接觸靜心,偶爾從「前額葉」這個鄉鎮出走,好像第一次出國一樣,我慢慢發現原來有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風土文物,我學著接納自己的情緒,認識生起的感覺,也偶爾欣喜著乍然瞥見的神性。這個過程就像旅行,只不過去的不是美國法國,沒有奢華的旅行團或五星級酒店,我反倒像個背包客,單獨進行往內的旅程,探索人煙罕至的我的內心世界。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,但沿途景致險峻風光。


幾年之後,因緣際會之下我開始接觸娜娃妮塔的工作。我嘗試讓目光朝下來認識支持我行路的身體,但卻發現沒有辦法以這樣的方式了解它。娜娃妮塔說,身體持續不斷地在跟我們溝通,若想要聽懂它的語言,不是讓頭腦進入它、詮釋它(由上往下),而是要讓它來到你這裡(由下往上)。


那是什麼意思?通常我們注意到身體的訊息,都是在它發出巨大鳴響的時候,比方說肚子餓、胃痛、喉嚨痛,是有一個確切的知覺從身體裡面往上傳達,於是你覺知到它的狀況。但身體其實是持續不斷地在溝通著,早在你胃痛之前它就跟你說了很久的話,只不過我們聽不懂它的語言。


那要如何學習身體的語言?娜娃妮塔說,移動與碰觸;先動,你就會瞭解。


人體最先發展的是移動的神經,然後是觸覺。我們是透過這兩者在成長著自己,也是透過這兩者在認識外在環境,為自己找到定位。我有機會近身觀察小嬰兒的發展,發現他們真的是透過移動在成長。在還不會爬的時候,小嬰兒每天躺在床上就只是不停揮動著全身手腳,真的是時時刻刻這麼舞動著,靜止下來就是睡著的時候。然後動著動著他慢慢學會翻身、爬行、坐起、行走,這些驚人的學習階段無人可代勞,他單純是透過移動與碰觸而自行學會的。因此,現在的我們若想要瞭解身體的智慧,想探究當下身體的情況、發展或效能(potency),可以試著回到最初的階段,去憶起我們早就學會的語言。


當然,此刻透過我的書寫與閱讀的眼不大容易理解這樣的狀態,但如同娜娃妮塔說的,先移動,然後了解自然就會發生。小嬰兒沒有在思考,他沒有打算搞懂爬行走路的邏輯,他就是透過不斷移動,然後得到驚人的發展。


這些年隨著娜娃妮塔的引導,我移動也碰觸,然後的確有了許多的體悟。


在移動的過程中我理解到,所有外求的靈性想望其實都安住在身體之中,生命的奧祕與智慧皆具體而微地顯現在我們的體內。我想要清晰的定位,獲取力量,我渴望空間,我想要得到支持……透過移動,我藉由皮膚碰觸牆壁、地板來找到身體疆界,確立身體的形狀,如此由下往上生出「我」在這裡的清晰定位;透過體現液體的過程,我感知到體液像安全氣囊一樣包覆著我,我藉此確認自己的邊界(boundary)與容器(container),與人互動時,我注意到自己具備由內而發的穩定力量,可以清楚看進對方的眼,中間沒有隔著任何濾鏡;透過體現胚胎的發展,經驗內胚層、外胚層之後所發展的中胚層,我所追求的空間就在身體裡面,是那個空間在支持與形塑著我的方向定位與發展;透過移動、觸摸與呼吸,我確認自己橫隔膜的位置,肺臟、胸廓的結構都立體地來到我的覺知中,它們中間夾護著心臟,彼此依偎扶持,所以我其實時刻都是受到支持的……


胚胎的發展及至身體生成的過程,是一個極大的奧祕,人體本已具備至精的效能與甚深的智慧,即便形體改變,但在無線性時間的次元上,這些效能與訊息(information)依然存在於我們體內。透過學習身體國的語言──移動與碰觸,漸漸地,往內我們有機會與奧祕的源頭相連,重新連結身體效能,體驗到身體的智慧與整全(wholeness);向外我們能夠依此整全的經驗出發,以立體、多面向的方式照顧身心的健康,能夠進而意識到我與身體之不可分,而身體與地球母體亦不可分,如此我們將有機會以整全的態度過生活,讓自身與地球母親都能得到健康與安適。




225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