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無論有多破碎,修復都有可能

  • 作家相片: PATH
    PATH
  • 8月26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文\ 曉艾 Mandi

ree

「無論有多破碎,修復都有可能」


那天的個案是個有著嚴重創傷後症候群的朋友。她來的時候有些昏沉,大概是藥物的關係。如果不使用藥物,她連門都出不了。


一開始與她對話時,很難連結得上她,身體的姿態也呈現高度警戒的狀態。我知道在這個時候能做的不多,得觀察如何讓這樣高度警戒的身體放鬆下來,同時也需要她能多些清晰連結感受的能力。


對於是否能夠變好,她表現得很質疑,很絕望。她說她一輩子都處在這樣的恐懼中,她想像不了她有一天可以變正常。我很清楚她的神經系統處於極度失衡的狀態,所以這是自然的結果。這時我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為她分析,說服她。我只是簡單的說修復是可能的,然後引導她為自己建立一個安全區。


如何引導她從驚恐的狀況下出來沒有公式。我只能感受與觀察,順隨著當下的狀況引導與反饋。我觀察到即使她與身體連結得很少,也經常無法回答我的問題,但隨著慢慢建立了安全區,她的身體開始出現了細微的自我調節反應:不自覺的深呼吸、左右搖擺身體 等。我只是回饋,鼓勵她持續這麼做,越來越多的自我調節開始發生。慢慢的她開始出現正向的反饋:感覺到安全、放鬆。透過引導,她也慢慢的感覺到頭腦變得清晰。


到了某一個時間點,在回答我的問題時她將手輕輕的碰了一下胸口,我鼓勵她把手放回去感受。她閉上眼睛,身體明顯的鬆下來,我問她感覺如何。這次她不再回答不知道,她說:「Beautiful.」,接著她的手開始輕輕的拍動。我說:「看!你的手正在這樣做。」她看著自己的手,說:「這樣感覺更好。」我再問還有什麼感覺,她說:「感覺一切都會沒事的。」


在我還沒有說話之前,她問我:「我回家可以自己做這個對嗎? 」我笑著點點頭。


然後我跟她分享了我認識的朋友的例子:曾經住在療養院且重度用藥,現在過著正常且豐富精彩的生活。她充滿希望的說,「啊!聽到這個真的讓我很安心。」


一旦身體感到安全, #自我修復是必定的 ; 無論有多破碎,無論感覺起來有多無望。


這是神經系統重塑的力量。


相關課程


留言


(使用服務前請詳細閱讀)

聯絡我們 
(請事先預約)

106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7號9樓之二 信義安和站

info@consciousbody.org  |  Tel: 0955 220 356

  • Black Facebook Icon
  • 黑色的Instagram圖標
  • Black Google Places Icon
bc4043b4a7fc9e8c08d3e57691b85495.png

加入電子報!

​Path身解構心還元,謝謝你的訂閱!

bottom of page